前言

股票投資有層層面,其中面就是技術面,技術面看的是趨勢是人性,透過學習技術面中的「型態學」,了解市場交易走向,不是說這些走勢都是絕對的,但理解其中的趨勢以及走向,幫助在投資時能夠看得更遠。

在我看型態學,不僅只有看股市,還看到人性,為何漲?為何跌? 這個漲是因為公司前景看好,還是只是曇花一現,被套牢的人集體出逃? 這個跌是因為公司財務狀況不佳,還是主力在騙線?

爾虞我詐的市場上,只能多學多看才能避免任人宰割的肥羊!

1. Cup and handle

Cup and Handle簡介

 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
趨勢 回檔洗盤 趨於平緩 上升 再度洗盤
籌碼 主力收集 主力收集、套牢散戶賣出、部分散戶買入 主力騙線
成交量
重點 隨大盤空頭 穩定性(呈現U型) (初期)大量突破 (初期)量縮、爆大量

買入點:杯柄突破先前最高點,並且伴隨高成交量

Cup and handle突破

參考文章: 歷史不斷重演, 5 分鐘教你快速認識型態學!

Introduction to Technical Analysis Price Patterns

圖表形態之杯柄形(Cup and Handle Pattern)技術分析

Cup and Handle Definition

#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Cup and Handle Patterns

2. Double Top and Bottom (W底、M頭)

W底成交量

Imgur

W底(判斷買入)

||第一階段|第二階段|第三階段|第四階段| |—|—|—|—|—| |趨勢|股票準備上揚|達到頂點下降|再度到達底部|再度洗盤| |成交量|–|–|–|高| |重點|市場認為超跌開始接入股票|短期反彈|賣壓(可能會比1還低)|股價上揚成交量增|

買入點:當第四階段突破第二階段高點時

W點

M頭(判斷賣出)

||第一階段|第二階段|第三階段|第四階段| |—|—|—|—|—| |趨勢|達到高點後下降|反彈|達到高點強力下降|下降最低點| |成交量|高|–|低|–| |重點|–|–|先前高點未賣出此點賣出|賣壓使股價急速下降|

M頭

賣出點:第四階段跌破頸線

參考文章: 歷史不斷重演, 5 分鐘教你快速認識型態學!

一旦股票底部出現「W底」形態,股價必定狂飆創新高,閉眼都能抓漲停!

Double Top and Bottom

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Bollinger Bands

3. Flag

Image

Bull flag

這個型態形成前,通常有一段大幅的漲幅,股票在短期內,可能是 4~8周,股價有 100%~120% 的漲幅,而回測的幅度大約為 10%~25%,可能需要 3~5 周。

在大幅上漲後,原本持有股票的投資人,若信心不足,會在旗型回測中被淘汰,這個型態形成後,可能帶來的是 1:1 的漲幅,也就是可能帶來與回測前相同幅度的漲幅。同樣的,這個型態也可以搭配量來判斷,在開始回測到下一個起漲點前,都應該呈現量縮的情況,要做突破時,會帶量突破。

參考資料 Flag

4. Head and shoulders(頭肩頂)

Image

頭肩頂

經歷一段漲幅後,有一段獲利了結的賣壓,通常是左肩形成的原因,而在回檔後,股價反彈在創新高,又形成另一波獲利了結賣壓,而且賣壓非常重,股價下跌到比左肩還低的位置,接著又一波反彈,但反彈幅度小,並未突破前高,顯示在前兩波漲幅後,市場投資這檔股票的意願已經下降,因此股價已到頂點,後市可能進入盤整或進入熊市,這裡我們可以以 AB 兩點的連線來判斷是否進入熊市,通常我們稱此兩點連線為頸線,在右肩形成後,若股價跌破頸線,頭肩頂的型態便算完成,投資人宜及早出場或對股票做空。

這裡我們一樣可以搭配量來看,左肩的頂點處通常帶有大量,頭部也同樣會有大量出現,跌破頸線的 C 點處,若伴隨著大量,我們將可以更加確定是熊市的起點。

參考資料 Head and Shoulders

5. 平底盤整

平底盤整

 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
趨勢 達到高點後下降 區間盤整 帶量突破
成交量
重點 量縮、籌碼穩定、股價價位有支撐 股價帶大量突破邁向高點

買入點:盤整後帶大量突破即可買入

6. Pennant

Pennant

參考資料 Pennant

7. Triangle (三角型態)

Triangle

三角形態

三角型態是一種盤整型態,第一種是方向較不明確的,但上下震幅縮小,在縮小之後的突破,將表明接下來股價的方向;較常見的是在一個趨勢中,股價進入盤整,在突破後,股價通常會延續先前趨勢。

型態若如圖 1,代表目前市場多空交戰,未有明確方向,應等到震幅縮小且突破後,再順勢操作。型態如後二圖所示,代表市場上正在製造一種股價到頂(底)的氣氛,以向上三角為例(圖 2),市場呈現價格到一定水平就有壓力,但底部價格卻不斷上升,顯示投資人不願意殺低賣出,也股價在此區間中有支撐;反之,向下三角亦然,看似底部有撐,但頂部價格卻不斷下降,顯示願意承接的人少,代表股價在此區間承壓。

如同其他盤整型態,三角盤整也可以與量共同作用,在盤整期間應該量縮的現象。

參考資料 Triangle

8. V型

V型

這個型態的形成原因通常是在利空下,投資人有不理性的追價行為,以及恐慌造成快速的下跌,進而使股價有超跌的現象或在底部有重大訊息干擾,使得股價以同樣速度反彈。但這個型態一般對後市的影響並不明確。

這部分一樣可以搭配量來看,通常在 V 的底部會爆出相當大的量。

9. Wedge(楔型)

圖1 圖2

楔型(Wedga)

這個型態與三角型態相似,但不同的是,三角型態通常延續先前走勢,但楔形通常代表漲(跌)勢已到盡頭。

上升楔形(圖 1)看似股價正在上揚,但每次波動逐漸縮小,代表多方力道減輕,市場投資人隨著股價上揚,對這檔股票的興趣漸減,如此一來,在跌破下檔趨勢線時,就代表這檔標的已到頂點,我們可以在 A 點放空股票;下降楔形(圖 2)也是相同道理,隨著空方力道減少,在突破上檔趨勢線後,我們可以進行買進的動作,即在 B 點買進。

上升楔形在跌破時,通常是急跌的走勢,我們可以在A點就進行賣出,但下降楔形在突破 B 點後,可能會先平盤整理或漲勢緩慢,因此不需要急於在 B 點就立刻進場,可以再觀察一下,才進行買進的動作。

參考資料 Wedge

10. 主力與型態

主力炒股模型-01

  1. 底部:股價一路下跌的末期,當主力開始出手支撐股價的時候,就會出現底部,而股價落底之後會拉出一個波段使得趨勢翻揚向上,並準備進入洗盤區。

  2. 多空分界線:通常以120MA作為多空分界線,沒站上120MA則不考慮買進。

  3. 洗盤區:洗盤區通常就是常見的高窄旗型or咖啡杯柄,而一支強勢股可能會有很多次的洗盤區。

  4. 主升段:這裡就是我們的主要獲利階段,在主升段的拉升過程中,會出現短線拉回的洗盤,也是要將獲利的人洗出場,並且增加籌碼穩定度,而一支強勢股可能會有很多次的主升段。最後一次上漲稱之為末升段,通常末升段之前的洗盤區都不是很紮實。

  5. 頭部:當股價的主升段結束之後,主力已經有許多帳面獲利,這時候就需要將貨倒給別人,才能將獲利放進口袋,所以這時候會出現波動相當大的震盪,並且放出許多利多消息,吸引散戶在這時候進場買進,並且將股票倒給散戶。

參考資料 主力炒股模型